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答友人

世事洞明皆學問,這句話思路的由來可能是宋明理學。宋明的理學家認為有一至高無上的真理,即是天理。天理既是智慧也是道德的終極化身,而每個人或事物,生來就具有一部分的真理,稱之為「理一分殊」。他們用一個極形象的比喻來說明,就是「月映萬川」,月亮代表真理,高高懸於天上,它將自我投射於萬川水面,每一條河川都擁有了月亮的分身。因此,朱熹發展出了宋明理學最重要的修養功夫——「格物」與「致知」,窮究每個現象與事物背後所蘊藏的真理,以期最終能追本溯源,探知天理本身。世事洞明皆學問,看起來是不是格物致知的另一種表述呢?

人情練達皆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王國維《人間詞話》:「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然而王國維又提出有主觀之詩人,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全憑才氣,就能寫出好作品,以李後主為代表。但王國維在評價李後主時,說到李後主最佳的詞作是在國破家亡之後,使他對世界有了深刻的認知,雖然他只是自道身世之悲涼,卻彷彿有了基督為全人類擔負罪惡那種深刻的精神。所以主觀之詩人仍得多閱世。主觀與客觀的分在於,一是己心無意中映照出世情,一是將世情映照入自己作品中。

像朱熹,身為一代大儒,他不夠有學問嗎?作為格物致知的倡導者,他對世事不夠洞明嗎?但他不見用於朝廷,終身以講學為業。曹雪芹享樂半生,他將半生對人情的練達,化為《紅樓夢》鉅著。以他官宦子弟的身分,難道沒幾條人脈嗎?即便不足保住家業,也夠衣食無缺了,但他仍然困頓以終。這兩者的人生觀,我想是與你預想的大相逕庭吧!

我知道你說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是怎樣的人生觀,你應該是嚮往老於世故、有點小智慧、能圓融地處理人際關係這樣的人吧!但你是否想過,真正的洞明世事、真正的有學問,是否會有真正的堅持?真正的練達人情,而將之反應於文章的大文豪,有哪個人不是落落不合於世?沒有堅持是作不成學問的,沒有衝突也激盪不出文章的跌宕起伏。

所以我說,我比較欣賞這句台語諺語:「歡喜做,甘願受。」你說那給人一種閉著眼睛胡搞的感覺。既然做不到圓融處事,也無法洞明世事、練達人情,那張著眼睛與閉著眼睛又有何差異?埋著頭,順隨己意的橫衝直撞,即使頭破血流遍體鱗傷,也心甘情願,總要好過為不夠了解人情世事而煩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赭赤時。 很少有植物像台灣欒樹一樣有四種變態可觀。春夏時,青鬱勃發,是為一觀。秋天九月,發出鈴鐺似的燦黃笑語,可以解頤,又是一觀。十月,結出燈籠似的蒴果,豔豔燃了一路的秋氣,再是一觀。冬季十一二月,青葉、黃花與絳果俱萎敗,遲暮的蕭索之狀,肅穆寂靜,演示萬物的結局,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