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日 星期三

天末懷友人

愁思捲起落葉
像一陣旋風
在這迷宮似的城市街巷
周折百轉
熙熙而閃動的陽光下
憂鬱無所遁形
住在風的故鄉的你
可曾捎來消息?

燕雀的影子投射不下
這金漠般荒涸的路面
一汪潭水也未曾在思緒你時
蒸潤成雲

我走著
就這麼走著
以禹步將一葉
一葉的意念
行踏成音符
吟哦風中(190918)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羨魚

「臨川/河/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本意是與其空自妄想,不如實際行動,最早出於《文子.上德》:「臨河欲魚,不若歸而織網。」或《淮南子.說林訓》:「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

在董仲舒與漢武帝應答的〈賢良對策〉中,董仲舒認為現今政治不良的主因是因為教化不善,「古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今臨政而願治七十餘歲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則可善治,善治則災害日去,福祿日來。」他認為想要政治良善就必須從教化著手,他願意為此盡一分心力。這裡「羨魚」乃是指希望政治良善。

《漢書.揚雄傳》漢成帝巡歷河東,見到殷周遺跡,而思唐虞之風,揚雄認為「臨川羨魚不如歸而結罔」,於是作〈河東賦〉上諫。這裡「羨魚」乃是指追慕唐虞之風,同樣與政治清明良善有關。

張衡〈歸田賦〉:「遊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這裡「羨魚」的意思發生了巧妙的轉變,同樣寄寓了希冀政治清明的意思,但這清明卻是得由自己來實現,於是「羨魚」有了干祿、求仕的意味。

《抱朴子.內篇.釋滯》: 「而不知彼之求仙,猶臨河羨魚,而無網罟,非河中之無魚也。」「羨魚」指的是求仙。

郭璞〈遊仙詩〉其八:「明道雖若昧,其中有妙象。希賢宜勵徳,羨魚當結網。」這是說如果想要成為聖賢,就要砥礪品德;想要吃魚,就該結網。「羨魚」即是「希賢」,這裡的聖賢跟神仙是同義詞,也就是求仙。

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讓「羨魚」成為「求仕」的代名詞,但其實他遠承張衡〈歸田賦〉之意,近的以唐代來說,他也不是首發其軔者。

駱賓王〈過張平子墓〉:「惟歎窮泉下,終鬱羨魚心。」張平子即張衡,這首詩也是繼張衡〈歸田賦〉之意。

高適〈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一生徒羨魚,四十猶聚螢。從此日閒放,焉能懷拾青。」「聚螢」用的是車胤囊螢的典故;漢代卿大夫官印綬帶微青色,「拾青」即指取得高官。這裡「羨魚」可以明確肯定是求仕。

張正元〈臨川羨魚〉:「有客百愁侵,求魚正在今。廣川何渺漫,高岸幾登臨。風水寧相阻,煙霞豈憚深。不應同逐鹿,詎肯比從禽。結網非無力,忘筌自有心。永存芳餌在,佇立思沉沉。」整首詩寫得很委婉,但只要明白「羨魚」是「求仕」的隱喻,整首詩就豁然通解,「風水」指的是外在的阻撓,「芳餌」則是指自身美好的才華德行。

羅隱〈鷺鷥〉:「斜陽澹澹柳陰陰,風褭寒絲映水深。不要向人誇素白,也知常有羨魚心。」表面是吟詠鷺鷥,但骨子裡仍是求仕。「水至清無魚,人至清無徒」,「素白」本是值得誇耀的自身美好無瑕的德行,但為了吃魚(求仕),連純潔的德行也可拋棄。諷刺了晚唐政治沉淪的悲哀。

劉商〈歸山留別子姪〉:「不逐浮雲不羨魚,杏花茅屋向陽居。鶴鳴華表應傳語,雁度霜天懶寄書。」「浮雲」指的是《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富貴,「羨魚」當然是求仕。《搜神記》:「遼東城門有華表柱,忽有一白鶴集柱頭,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鶴鳴華表應傳語」意即我成仙了自然會傳訊於你,一般無事時就懶得寫信了。

「羨魚」還有另一種意思。孟浩然〈西山尋辛諤〉:「漾舟尋水便,因訪故人居。落日清川裡,誰言獨羨魚。石潭窺洞徹,沙岸歷紆徐。竹嶼見垂釣,茅齋聞讀書。款言忘景夕,清興屬涼初。回也一瓢飲,賢哉常晏如。」這裡「羨魚」羨的是《莊子.秋水》:「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那種無拘無束、逍遙自在的快樂。

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寫給你2019

我自你的眼中
掬取一抔
立刻汩汩作響
在我的心底
流淌成河

煎茶的時候
是清冽的
釀酒的時候
是醲釅的
淬劍的時候
是冰沁的
觀影的時候
是澈底的

如何
浮一羽於淚河
浮你的心事於
我的心漣 浮
我的寂寞於你
的眼瀾 浮你
的悲傷於我的
襟海

只是 一切都慢慢沉了
茶香沉默於解語
酒醉沉湎於意氣
金劍沉埋於往事
而你的影子
卻從未沉浸於
這一流波光(190807)

2019年8月1日 星期四

交際

突然覺得「交際」這個詞彙很妙。

「際」的本義是分野、界線,「交際」即是界線的重疊、交錯,如果是國家,邊界的交錯會引發摩擦、甚或戰爭;而在人方面,如果接近越過了一定的界線,也同樣會引發心理的不舒適。因此交際就是人與人相處時心理的調適。調和成功,我為東道主,方便對方行李之往來;如果不成功,那就會演變為一場衝突。

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中,出現了一種名為「使徒」的怪物,擁有AT力場,能夠斥拒一切外來的傷害,於是動畫中最令人驚駭的一幕是,EVA徒手撕裂使徒的AT力場,將使徒生吞活剝。最後謎底揭曉,原來人類也是使徒的一種,亦擁有AT力場——心之障壁,心之障壁讓人維持自我的存在,但同時也將其他人遠遠斥拒開來。如此說來,AT力場豈非人與人之間的「際」。(190801)

2019年7月14日 星期日

旱溪行

旱溪拖著
一整座城市的乾渴
秉薛西弗斯的堅毅
拖著磊磊的石塊
和淬火的赤日
迆邐而行

行過豔豔的木棉
行過浴火而生的鳳凰木
行過琳琳琅琅的欒樹
行過漂杵的緋櫻

一旁的建築工
亦不落後
月復年
拖著高速公路隨進
滴淌的汗水
從不曾滋潤
旱溪的齒頰
旱溪口渴依舊
牛步地
向天高地邈的那一線
行去(190714)

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柳川之夜

舉燭吧
燃我的影子為油
燒掉我心中的黑暗
燒掉我於世界的留戀
造一方微弱的溫瑩
照一水的潺潺粼粼

蟬聲淅瀝地落著
漪起水面一圈又一圈的蛙漩
我淋漓滿身的天籟
似星星晶爍

風自漣漪的末端浮泛
擾動我的衣袖翩躚
有柳枝垂影纏繞
緊緊繫住我與地球的距離

一隻夜鷺探爪
兀地碎裂水中明月(190706)

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

鑄劍

把思念放入沸騰的血液中鍛燒
以鼓動的心臟為錘
千錘百鍊
鍛出鋒銳無匹的一把劍

你若欲問
想你否?
我隨手就是一劍(190614)

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

蟬唱

蟬唱如一池出水的芙蕖
在馬龍流水的濤聲中
徐徐綻放

所有的喇叭皆噎氣
所有的燈誌皆改色
所有的——
 為
美的剎那

自濁穢的氛圍
自迷惘的精神泥淖
一聲梵唄
乍然喝斷

於是
世界動起來了
雨點追上雨點
 連成一條
光線追上光線
 從無斷缺
聲音接上聲音
畫面接上畫面
 如蒙太奇

恍若
未曾有過
那一聲絕歎(190522)


#如是我聞集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雨中即景

我看見
疾雨如勁弩攢射而下
而那人
恍若未覺
萬箭穿心的痛楚
驀然駐足在變綠的燈誌
在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不知如何的抉擇前
而臉上
滂沱箭矢劃過的紅色傷痕(190507)


#如是我聞集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告別

無人依依的水涘
柳長了滿頭意緒
垂影而自艾
他搔了搔首
最後扯斷所有的念想
送給春風(190506)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貓不老


我的頭髮染上憂愁的顏色
我撣了撣
 說
那是貓毛

貓永遠也不老
貓代替了我的童心與好奇
我背負著貓的生存危難
逐漸老去(190425)

2019年3月24日 星期日

餵鳥

母親緊急入院治療,病中交付我兩件事,一是澆水,一是餵鳥。

母親的交代很簡陋,並沒有說在哪個時間給哪盆花澆多少水,她平日澆水的方法也很粗魯,一桶水沿著盆栽灑過去,灑完了再盛一桶來。

母親的蒔花,一如她的澆水。買盆栽來,如同其他盆栽給予均等的陽光照曬與澆灌。如果養死了,表示這盆花不適合自己,另外買一盆回來養,最終養成了綠滿窗前的一片生機。

而餵鳥,並不是出於母親的悲天憫物之心,而是敬天惜物的心理。「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即使人吃不完,那就留著給動物吃好了,如此餵起鳥來。

在SARS、禽流感傳染的高峰期,人心惶惶,餵野生鳥類彷彿成了罪大惡極的事,於是母親將餵食的場所,從門前的巷弄,改到自家的庭院。每天白天,總不時有鳥翔集院落,一開門,立刻啪啪振翅飛走,有時從外回來,看到沖天而起的鳥兒,倒也蔚為壯觀。有時晚了拿給牠們吃,牠們還會在簷下咕咕叫喚,大聲催促。

養了貓之後,餵鳥更是不可或缺。百無聊賴的居家生活中,看鳥成了貓兒看電影似的休閒活動。貓兒伏在門邊,雙手緊緊蜷著,在想像裡,牠正悄悄埋伏一旁,準備撲躍過去,一舉獵殺鳥兒,於是貓兒嗚嗚低鳴起來,顯示牠的心情激動,血液沸騰。但貓兒終究沒能撲過去,鳥兒吃飽了,搖尾拍翅飛走了,貓兒的激動慢慢恢復平靜。

即使只是順手而為的善心,在母親即將手術前夕,我希望鳥兒能惦記著,將我的祈願,帶到遙遠的天際。(190324)

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

杞人

統獨的議題愈來愈趨白熱化,已經開始深入劇烈影響一般人民的生活。

父親說,二十年之內中共必然統一台灣,可憐了你們下一代人。

我說,我才不擔心呢。五十年之內地球必然成為水世界,要統又能統多久呢?

四十歲以前,我一點也不想活到四十歲,覺得人生是一場苦難,一點也不想背負這些苦難。

四十歲之後,我槁木死灰的心突然又生機活潑起來了,覺得這個世界充滿新奇的滋味,到處都是我未見過的風景,未曾經歷過的世面。

我是活在一個詭譎多變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末法時代,可以親眼看見不止是國家的傾頹,同時也是世界的傾頹,我突然覺得自己充滿活下去的勇氣,想要見證這一切,直到世界末日。(190319)

2019年2月18日 星期一

風鈴木

台灣的街陌很少見到杏花,或許跟氣候風土有關,也或許跟政府的植樹政策有關,但我以為,是更深層次的文化的斷裂。張潮說得好,山要清泉來襯托,流水要藻荇來襯托,那麼杏花呢?「霑衣欲溼杏花雨」,沒有微雨潤色,杏花也要減色幾分。在越見缺雨少水的台灣,杏花顯然是不太合適的了。誰來添補春天空白的色彩呢?風鈴木趁機崛起,以健美婀娜的姿態,擁戴大束捧花,在陽光下娉婷著,亮麗且風華絕代。

王維的<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我走過一條幽謐的小徑,成排的洋紅風鈴花墜落繽紛如雨,我不是誤入桃源的武陵人,卻不意在都市尋得此勝景,陽光晴好,只有我徙倚其下,我不免想起王維的詩,車水馬龍的市井又與杳無人蹤的澗戶何異呢?(190223)

2019年2月5日 星期二

春光


我喜歡枯瘦的風景,像是「昨夜西風凋碧樹」或「木落水盡千崖枯」,在衰敗的景色中總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存在,然而溫室效應的推波助瀾下,亞熱帶的台灣已然越來越少秋冬的感覺。若沒有了無生機的寂靜,如何能襯托出萬物逢春的歡抃呢?即便如此,每年春節,我仍積極尋覓春天的蹤跡。我習慣以某些植物的變化作為季節遞嬗的標誌,春末迫不急待燃起滿樹火紅的木棉,與秋初為西風染上絲絲金色光彩的欒樹,那麼春天呢?誰才有資格宣告春天的到來?那無疑是櫻花了。不知何時起,台灣興起賞櫻的熱潮,將櫻花當作行道樹普遍栽植,春天時,這裡、那裡總不時能看到一抹緋紅的豔影,或從圍牆探出頭來,低垂俯吻行經的路人。作為春之始的大都是緋寒櫻,禿兀的枝枒彷彿不勝冬寒的摧殘,然後從荒蕪中綻出一小朵一小朵紅蕊。日本人賞櫻,喜歡賞櫻的壯烈,有武士一往無前的精神。那些櫻需要時間慢慢形塑長成,台灣的櫻齡極短,風颳雨打也是三三兩兩落下,無法形成櫻吹雪的景觀。可我喜歡這樣秀致的櫻花,像含羞帶怯的少女亭亭而立,在驀然回首的一望裡。(190207)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赭赤時。 很少有植物像台灣欒樹一樣有四種變態可觀。春夏時,青鬱勃發,是為一觀。秋天九月,發出鈴鐺似的燦黃笑語,可以解頤,又是一觀。十月,結出燈籠似的蒴果,豔豔燃了一路的秋氣,再是一觀。冬季十一二月,青葉、黃花與絳果俱萎敗,遲暮的蕭索之狀,肅穆寂靜,演示萬物的結局,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