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君子愛人以德

  曾子寢疾1,病2。樂正子春3坐於下,曾元、曾申4坐於足,童子隅5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6,大夫之簀7與?」子春 曰:「止!」曾子聞之,瞿然8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9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10矣,不可以變,幸11而至於旦12,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13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禮記.檀弓上
  1.寢疾:臥病在床。 
  2.病:病得很沉重。
  3.樂正子春:曾子的弟子。
  4.曾元、曾申:曾子的兒子。
  5.隅:角落。
  6.華而睆:華麗光亮。 
  7.簀:音ㄗㄜˊ ,席子。
  8.瞿然:驚起的樣子。 
  9.季孫:魯國的執政大夫。
10.病革:病況危急。
11.幸:希望。
12.旦:早晨。
13.細人:小人。

語譯:
  曾子臥病在床,病得很沉重,他的弟子樂正子春坐在牀邊,他的兒子曾元、曾伸坐在腳邊,服侍的童子拿著蠟燭坐在角落。童子說:「好華麗光亮的席子啊!這是大夫用的席子吧?」子春說:「不要說話!」曾子聽到了,突然驚醒過來,呼了一口氣。童子說:「好華麗光亮的席子啊!這是大夫用的席子吧?」曾子說:「是的,這是季孫送我的,我沒力氣換掉它,阿元,過來幫我換掉。」曾元說:「您的病況非常危急,不可以移動,希望等到早上,再來換掉。」曾子說:「你愛護我還不如那童子。君子愛護別人就要成全別人的德行,小人愛護別人才用苟且縱容的心態。我現在還有什麼需求呢?我只希望能夠符合正道而死罷了。」於是大家扶起曾子,換掉席子,再把曾子扶回席上,還沒安頓好,曾子就過世了。

【名句的故事】
  禮在儒家的觀念裡,不只是一套外在的儀式而已,而是從內到外,修養身心、成就仁德的規範。因此曾子念茲在茲,即使病危之際,昏寐在牀,仍然不敢或忘於心,聽到童子稱讚自己使用的大夫的席子既華麗又光亮,馬上驚醒過來,要曾元換掉它。曾元以曾子病況嚴重,請緩一緩,曾子即責備他:「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認為曾元如果愛護他,應該以成全他的德行為先才是。更換完畢,曾子反席還沒安頓好,就溘然長逝了。
  什麼身分,就做什麼樣的事情,使用什麼樣的服飾器物,這是禮的規範。曾子並非大夫,使用大夫的席子自是不合於禮。曾子自始自終努力維持著自身德行的完好,不因自身病況而改其衷,可謂求仁得仁。
  愛人是困難的一件事。愛護一個人,如父之愛子、子之慕父,或者朋友之間的交往,到底要拿捏什麼樣的一個尺度,才是合適?天底下有多少父母溺愛孩子,致使小孩養成壞的習慣?又如朋友之間,只因我與對方交好,就縱容對方不良的行為,連帶使自己也跟著墮落。小人之愛適足以姑息養奸,君子之愛則是以成人之德為目的。
  「君子之愛人也以德。」鄭玄注曰:「成己之德。」也就是說要成就對方的德行,意思類同於《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有助人成事的美德,而不助紂為虐。)細,小也。細人就是小人。小人見識淺薄,器量不大,愛人常常流於苟且、縱容的溺愛,而非以助成對方為考量。

【歷久彌新說名句】
  宋英宗聽聞蘇軾的名聲,想要超拔他主掌制誥,被當時的宰相韓琦阻止了,認為英宗如果愛護蘇軾,應該循體制讓他慢慢升等,這樣天下人才會真的欽服蘇軾,而不認為他是靠皇帝的寵幸。蘇軾聽到韓琦的話,就感歎地說:「他可稱得上『君子愛人以德』啊!」
  韓琦的做法值得我們深思,真的愛護一個人,並不是一味地縱容他、把最好的都給他,這只是小人之愛,缺乏宏觀的見識;君子之愛是培養對方健全的道德,引導對方一步步走向至善的境界。
  然而,「君子愛人以德」有時也成為阻止謀竄王位者最好的藉口。《後漢書.荀彧傳》記載,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想要薦奏曹操進爵國公,並加賜九錫,尋求荀彧的同意。加賜九錫是皇帝對有極大功的人臣最高的禮遇,向來是謀竄者試探輿論的風向球。荀彧卻回答:「曹公興兵,是為了匡振漢朝。雖然他的功勳卓絕,但他心中仍秉持著忠貞的節操。君子愛人以德,實在不應該陷曹公於不義。」無獨有偶,南朝宋的崔祖思以同樣理由阻止齊王。他們的藉口只能稍微延緩不軌之臣篡位的腳步,並不能阻止。心中若不自我確立道德的意向,旁人的伸手與引導也只是枉然。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赭赤時。 很少有植物像台灣欒樹一樣有四種變態可觀。春夏時,青鬱勃發,是為一觀。秋天九月,發出鈴鐺似的燦黃笑語,可以解頤,又是一觀。十月,結出燈籠似的蒴果,豔豔燃了一路的秋氣,再是一觀。冬季十一二月,青葉、黃花與絳果俱萎敗,遲暮的蕭索之狀,肅穆寂靜,演示萬物的結局,不得不...